:
一、引言
居民服务一卡通是指以居民身份证为载体,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居民身份认证、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公共交通、社区服务等多种服务的一卡通。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平台是指为实现居民服务一卡通的功能而建立的信息系统,包括居民身份认证、服务申请、服务受理、服务评价等模块。为了保证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平台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可维护性,制定本标准。
二、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平台数据编码的规范,包括数据元素的命名、编码规则、数据格式、数据长度、数据类型、数据范围等方面的要求。
三、术语和定义
居民服务一卡通:以居民身份证为载体,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居民身份认证、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公共交通、社区服务等多种服务的一卡通。
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平台:为实现居民服务一卡通的功能而建立的信息系统,包括居民身份认证、服务申请、服务受理、服务评价等模块。
数据元素:数据的最小单位,是数据的基本组成部分。
编码规则:对数据元素进行编码的规则。
数据格式:数据元素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形式。
数据长度:数据元素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大小。
数据类型:数据元素的类型,如整型、字符型、日期型等。
数据范围:数据元素取值的范围。
四、数据编码规范
1. 数据元素命名规则
(1)数据元素名称应简明、准确、具有代表性,不得使用缩写、简写、拼音等。
(2)数据元素名称应符合语言文字规范,不得使用不文明、不健康、不合法的词语。
(3)数据元素名称应具有唯一性,不得与已有的数据元素名称重复。
2. 数据元素编码规则
(1)数据元素编码应采用数字、字母或数字与字母的组合,不得使用汉字、符号等。
(2)数据元素编码应具有唯一性,不得与已有的数据元素编码重复。
(3)数据元素编码应简明、易于记忆、易于使用。
3. 数据格式规范
(1)日期型数据应采用YYYY-MM-DD的格式表示。
(2)时间型数据应采用HH:MM:SS的格式表示。
(3)金额型数据应采用小数点后两位的格式表示。
(4)字符型数据应采用UTF-8编码格式表示。
4. 数据长度规范
(1)数据元素长度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不得超过规定的最大长度。
(2)数据元素长度应考虑到数据的可扩展性,以便后续的数据扩展。
5. 数据类型规范
(1)整型数据应采用int类型表示。
(2)字符型数据应采用string类型表示。
(3)日期型数据应采用date类型表示。
(4)时间型数据应采用time类型表示。
(5)金额型数据应采用float类型表示。
6. 数据范围规范
(1)数据元素取值应符合实际需求,不得超出规定的范围。
(2)数据元素取值应考虑到数据的可扩展性,以便后续的数据扩展。
五、相关标准
1. GB/T 2260-2007 中国行政区划代码
2. GB/T 2261.1-2003 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 第1部分:人的姓名
3. GB/T 2261.2-2003 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 第2部分:人的性别
4. GB/T 2261.3-2003 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 第3部分:人的民族
5. GB/T 2261.4-2003 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 第4部分:人的出生日期和出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