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15/T 37-2022
稻茬小麦栽培技术规程
发布时间:2022-12-30 实施时间:2022-12-30


稻茬小麦是指在稻田收割后,利用稻田残留的水分和养分,种植小麦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稻茬小麦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稻田资源,还可以减少农业生产对土地的占用,是一种节约资源、环保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为了提高稻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本标准制定了以下栽培技术要求:

1.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力较高的田地作为稻茬小麦的种植地。同时,要注意避免连作和轮作同科同属作物,以防病虫害的发生。

2.施肥
稻茬小麦的施肥要根据土壤肥力和小麦的生长需要进行合理施肥。在播种前,应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合理施入基肥。在生长期间,应根据小麦的生长情况和气象条件,适时追施有机肥和化肥。

3.播种
稻茬小麦的播种时间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初,播种量为每亩150-200公斤。播种前应将土地整平,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和水浸。

4.田间管理
稻茬小麦的田间管理包括松土、中耕、除草、灌溉等方面。在生长期间,应及时松土、中耕,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和水浸。同时,要及时除草,防止杂草对小麦的影响。

5.病虫害防治
稻茬小麦的病虫害防治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虫品种、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等方面。在病虫害高发期,要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

相关标准:
GB/T 19272-2011 小麦种子质量检验规程
GB/T 19273-2011 小麦种子生产规程
GB/T 19274-2011 小麦种子包装、贮存和运输规程
GB/T 19275-2011 小麦种子检验方法
GB/T 19276-2011 小麦种子抽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