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电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但由于电梯的特殊性质,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对于在用电梯的风险评价工作显得尤为重要。DB33/T 869-2022 在用电梯风险评价规则的出台,为电梯行业提供了一份重要的标准,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该标准的主要内容。
1. 适用范围
DB33/T 869-2022 在用电梯风险评价规则适用于在用电梯的风险评价,包括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保养、使用等全过程。该标准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在用电梯,包括乘客电梯、载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2. 风险评价内容
DB33/T 869-2022 在用电梯风险评价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电梯的基本信息,包括电梯的型号、制造厂家、安装位置、使用年限等;
(2)电梯的安全性能评价,包括电梯的运行状态、安全装置、紧急救援措施等;
(3)电梯的维修保养情况,包括维修保养记录、维修保养人员资质等;
(4)电梯的改造情况,包括改造记录、改造方案等;
(5)电梯的使用情况,包括使用人员的行为规范、电梯的使用频率等。
3. 风险评价方法
DB33/T 869-2022 在用电梯风险评价规则提供了多种风险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定量评价、风险矩阵评价等。评价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电梯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4. 风险评价结果
DB33/T 869-2022 在用电梯风险评价规则要求对电梯的风险评价结果进行分类,包括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等级。对于高风险电梯,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确保电梯的安全性能。
5. 风险评价报告
DB33/T 869-2022 在用电梯风险评价规则要求对电梯的风险评价结果进行报告,报告应包括电梯的基本信息、风险评价内容、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结果等。报告应由专业的电梯维保机构或电梯制造厂家进行编制,并应在电梯使用单位内部进行备案。
相关标准
GB 7588-2018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 14700-2019 电梯维修质量评价标准
GB/T 21739-2008 电梯改造安全规范
GB/T 24411-2009 电梯使用与维护管理规范
GB/T 27956-2011 电梯紧急救援设备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