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1574-2010
连粳4号栽培技术规程
发布时间:2010-02-04 实施时间:2009-05-04


连粳4号是一种优质的稻米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等特点,因此在我国广泛种植。为了保证连粳4号的产量和品质,制定了本标准,规定了其栽培技术要求。

1.选地
连粳4号适宜在肥沃、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壤pH值在5.5-6.5之间的田地种植。在选地时应注意避开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土地,如化肥、农药、工业废料等。

2.施肥
连粳4号的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量进行,一般分为基肥和追肥两个阶段。基肥应在耕种前进行,追肥应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进行。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量进行调整,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污染和作物品质下降。

3.田间管理
连粳4号的田间管理包括耕种、灌溉、除草、中耕、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耕种应注意保持土壤松散,促进根系发育;灌溉应根据土壤湿度和作物需水量进行,避免过量或不足;除草应及时进行,避免杂草对作物的影响;中耕应注意保持土壤湿度和松散度;病虫害防治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避免过度使用农药导致环境污染和作物品质下降。

4.收获和加工
连粳4号的收获应在籼稻成熟期后进行,一般为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收获后应及时进行加工,包括脱粒、筛选、烘干等步骤,以保证稻米的品质和口感。

相关标准
GB/T 17321-1998 稻谷品质分级标准
GB/T 17322-1998 稻谷加工品质标准
GB/T 17323-1998 稻米品质分级标准
GB/T 17324-1998 稻米加工品质标准
GB/T 17325-1998 稻米储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