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11/T 1019-2020
小麦田间自然抗赤霉病评价技术规程
发布时间:2020-12-07 实施时间:2021-01-01
赤霉病是小麦上的一种重要病害,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为了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育种工作者需要对小麦的自然抗性进行评价。本标准就是为了规范小麦田间自然抗赤霉病评价的技术要求、方法和指标。
1. 技术要求
1.1 评价对象:小麦品种或种质资源。
1.2 评价地点:小麦生长的田间环境。
1.3 评价时间:小麦生长期内,赤霉病发病高峰期前后。
1.4 评价条件:小麦生长期内,不进行任何防治措施。
2. 评价方法
2.1 选取评价区域:在小麦田间随机选取3个面积相等的区域,每个区域至少包含100株小麦植株。
2.2 评价指标:根据小麦植株的叶片、茎秆、穗部等部位的赤霉病病斑面积、病斑数量、病斑扩散速度等指标进行评价。
2.3 评价方法:在小麦生长期内,每隔7天对评价区域内的小麦植株进行一次评价,记录评价指标,并计算出每个区域的平均值。
2.4 评价结果:根据评价指标的平均值,将小麦品种或种质资源分为抗病、中抗病、中感病、感病四个等级。
3. 评价指标
3.1 病斑面积:用平方厘米表示,指小麦植株叶片、茎秆、穗部等部位上赤霉病病斑的面积。
3.2 病斑数量:指小麦植株叶片、茎秆、穗部等部位上赤霉病病斑的数量。
3.3 病斑扩散速度:指小麦植株叶片、茎秆、穗部等部位上赤霉病病斑的扩散速度。
4. 相关标准
- GB/T 17215-2002 小麦品种分类和命名方法
- GB/T 17216-2009 小麦品种纯度和杂质含量检验方法
- GB/T 17217-2009 小麦品种品质检验方法
- GB/T 17218-2009 小麦品种耐逆性评价方法
- GB/T 17219-2009 小麦品种抗病性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