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1/ 358-2006
驱避剂卫生安全要求
发布时间:2006-04-17 实施时间:2006-08-01
:
驱避剂是一种用于驱避、击退或杀死各种害虫的化学物质。驱避剂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数量,保护农作物和人类健康。然而,驱避剂也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因此,为了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制定了DB31/ 358-2006 驱避剂卫生安全要求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驱避剂的分类,包括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氯氰菊酯类、吡虫啉类、杀螨剂、杀蜱剂、杀蚊剂、杀蝇剂等。对于不同类别的驱避剂,标准规定了不同的卫生安全要求。
标准要求驱避剂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时必须佩戴防护用品,避免接触皮肤和呼吸道。使用后必须彻底清洗和消毒使用工具和场地。
标准还规定了驱避剂的储存、运输和处置要求。驱避剂必须储存在封闭、干燥、通风、防火、防盗的专用储存室内,与其他化学品分开存放。运输时必须采取防漏、防撞、防火等措施,避免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驱避剂的处置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随意倾倒或丢弃。
总之,DB31/ 358-2006 驱避剂卫生安全要求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规范驱避剂的使用、储存、运输和处置,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标准:
GB/T 191-2008 包装通用术语
GB/T 5009.199-2017 食品中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GB/T 5009.124-2017 食品中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GB/T 5009.83-2017 食品中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有机磷类农药
GB/T 5009.76-2017 食品中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氯氰菊酯类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