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对森林、林木、林下植被、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等造成危害的昆虫、病原体、杂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为了及时掌握林业有害生物的分布和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需要设置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点。
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点是指为了监测林业有害生物的分布和发生情况,及时掌握有害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和危害程度等信息,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而设置的观测点。根据林业有害生物的特点和分布规律,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点应当按照以下原则进行设置:
1.覆盖面广:测报点应当覆盖林区内的主要林分类型和林分结构,以及林区内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和生态环境类型。
2.布设密度适宜:测报点的布设密度应当根据林区内的有害生物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和危害程度等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
3.布设位置合理:测报点应当布设在林区内有害生物分布的重点区域和易发区域,以及林区内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和生态环境类型。
4.设施设备完备:测报点应当配备完备的设施设备,包括观测设备、通讯设备、防护设备、办公设备等。
5.管理和维护规范:测报点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和维护制度,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点按照测报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昆虫测报点:主要用于监测林区内的昆虫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和危害程度等信息。
2.病原体测报点:主要用于监测林区内的病原体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和危害程度等信息。
3.杂草测报点:主要用于监测林区内的杂草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和危害程度等信息。
4.其他有害生物测报点:主要用于监测林区内的其他有害生物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和危害程度等信息。
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点的布设要求如下:
1.测报点应当布设在林区内的主要林分类型和林分结构,以及林区内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和生态环境类型。
2.测报点的布设密度应当根据林区内的有害生物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和危害程度等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
3.测报点应当布设在林区内有害生物分布的重点区域和易发区域,以及林区内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和生态环境类型。
4.测报点应当配备完备的设施设备,包括观测设备、通讯设备、防护设备、办公设备等。
5.测报点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和维护制度,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相关标准
GB/T 19212-2011 森林病害调查技术规范
GB/T 19213-2011 森林昆虫调查技术规范
GB/T 19214-2011 森林草地调查技术规范
GB/T 19215-2011 森林生态系统调查技术规范
GB/T 19216-2011 森林资源清查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