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2036-2017
人工林下轮叶沙参栽培技术规程
发布时间:2017-12-22 实施时间:2018-01-22


人工林下轮叶沙参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滋阴润燥、益气养血、清心安神等功效。为了提高轮叶沙参的产量和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本标准制定了人工林下轮叶沙参的栽培技术规程。

1.选地
人工林下轮叶沙参适宜在海拔800-1500米、年平均气温10-15℃、年降水量800-1200毫米的山地或丘陵地带种植。选地时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地。

2.整地
整地应在秋季进行,先将地表杂草清除干净,然后进行深翻、平整,使土层深度达到30-40厘米。

3.施肥
轮叶沙参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应在整地后进行基础施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或者施化肥50-60公斤。在生长期间,每隔15-20天施一次肥,每亩施化肥20-30公斤。

4.浇水
轮叶沙参对水分要求较高,应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以免引起根部烂死。在生长期间,每隔3-5天浇一次水,每次浇水量应控制在10-15升左右。

5.病虫害防治
轮叶沙参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常见的病虫害有白粉病、灰霉病、蚜虫、螨虫等。可采用化学药剂或生物防治的方法进行防治。

6.采收
轮叶沙参的采收时间一般在生长期的第三年秋季进行。采收时应将地上部分全部割除,然后挖掘出根茎,清洗干净,晾干或烘干后即可入库保存。

相关标准:
GB/T 18765-2015 人工林下经济林采收技术规程
GB/T 18766-2015 人工林下经济林栽培技术规程
GB/T 18767-2015 人工林下经济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GB/T 18768-2015 人工林下经济林施肥技术规程
GB/T 18769-2015 人工林下经济林水分管理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