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2582-2020
中度退化天然温性草原修复技术规程
发布时间:2020-01-23 实施时间:2020-02-22
中度退化天然温性草原是指草地植被覆盖度低于50%、草种组成单一、草地生产力下降、土壤质量恶化等情况的草原。中度退化天然温性草原修复是指通过人工干预,恢复草原植被、改善土壤质量、提高草地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过程。
本标准规定了中度退化天然温性草原修复的技术要求、工程建设、管理和监测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技术要求包括草种选择、草种组合、草种适应性、草种生长特性、草种生产力、土壤改良、水源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工程建设包括草种播种、施肥、灌溉、固沙、防风等方面的要求。管理和监测包括草地管理、草地保护、草地监测等方面的要求。
在中度退化天然温性草原修复过程中,应根据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选择适宜的草种进行播种。草种的选择应考虑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产力和适应性等因素。同时,应注意草种的生长特性和生产力,以确保草地的生产力和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草种播种前,应对土壤进行改良,以提高土壤质量和草地生产力。在草种播种后,应进行适当的灌溉、施肥和固沙等工作,以促进草种生长和草地生产力的提高。
在中度退化天然温性草原修复过程中,应注意水源保护和防风固沙等工作。水源保护是指保护草原水源,防止水源污染和水源流失等问题。防风固沙是指通过植被恢复和固沙工程等措施,防止草原风蚀和沙漠化等问题。
相关标准
GB/T 3185-2010 草地分类与分级
GB/T 19296-2017 草地生态系统评价指南
GB/T 33168-2016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指南
GB/T 33169-2016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与分级
GB/T 33170-2016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