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1912-2013
苗圃主要地下害虫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发布时间:2013-12-04 实施时间:2013-12-31
苗圃是苗木生产的重要环节,地下害虫是苗木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地下害虫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根系受害,导致苗木生长缓慢、死亡等问题。为了保障苗木生长质量和产量,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地下害虫的危害。
1.害虫调查
苗圃地下害虫的种类和数量会随着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定期进行害虫调查,了解害虫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调查方法包括地下诱捕、土样筛选、根系检查等。
2.防治措施
综合防治是苗圃地下害虫防治的主要手段。综合防治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物理防治包括土壤消毒、覆盖等措施;生物防治包括利用天敌、寄生菌等生物制剂进行防治;化学防治包括使用杀虫剂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在选择防治措施时,需要根据害虫种类、数量、分布情况、苗木品种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3.药剂使用
在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时,需要注意药剂的选择、使用方法、使用量等问题。药剂的选择应根据害虫种类、药剂毒性、残留期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使用方法应符合药剂说明书中的要求;使用量应根据苗圃面积、害虫种类、药剂毒性等因素进行计算,避免药剂过量使用。
4.防治效果评价
防治效果评价是苗圃地下害虫综合防治的重要环节。评价方法包括害虫调查、苗木生长情况观察等。评价结果可以为下一步防治提供参考。
相关标准
GB/T 12576-2017 植物检疫技术术语
GB/T 12577-2017 植物检疫田间监测技术规范
GB/T 12578-2017 植物检疫害虫分类
GB/T 12579-2017 植物检疫病害分类
GB/T 12580-2017 植物检疫病害防治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