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2140-2014
大豆抗菌核病鉴定技术规程
发布时间:2014-11-25 实施时间:2014-12-25


大豆抗菌核病是由真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为了保障大豆的生产和质量,需要对大豆抗菌核病进行鉴定。本标准就是为了规范大豆抗菌核病鉴定的技术要求、方法和评价标准。

一、技术要求
1. 鉴定人员应具备大豆抗菌核病的相关知识和鉴定经验。
2. 鉴定过程中应注意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3. 鉴定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确保鉴定结果准确可靠。

二、方法
1. 样品采集:从疑似感染的大豆植株上采集病叶、病茎、病豆等样品。
2. 样品处理:将样品表面的杂质清除干净,然后用70%的酒精消毒。
3. 鉴定方法:采用显微镜观察法,观察样品中是否存在抗菌核病菌。
4. 鉴定结果:根据观察结果,判断样品是否感染抗菌核病。

三、评价标准
1. 鉴定结果分为阳性和阴性两种,阳性表示样品感染了抗菌核病,阴性表示样品未感染抗菌核病。
2. 鉴定结果应记录在鉴定报告中,并注明鉴定人员、鉴定时间等信息。

相关标准
GB/T 1616-2006 大豆
GB/T 1617-2006 大豆加工品
GB/T 1618-2006 大豆油
GB/T 1619-2006 大豆蛋白
GB/T 1620-2006 大豆异黄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