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区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然而,景区环境复杂,游客数量众多,意外事件时有发生,如不及时、有效地进行医疗救助,将会对游客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景区医疗救助应急处理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景区医疗救助应急处理能力,保障游客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本要求
景区应当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应急处理制度,明确医疗救助应急处理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工作程序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景区应当配备必要的医疗救助设施和设备,保证医疗救助应急处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景区应当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应急演练机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医疗救助应急处理的应变能力。
二、组织管理
景区应当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应急处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组织的职责分工和工作程序。景区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医疗救助人员,具备相关的医疗救助技能和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医疗救助应急处理程序和应急处置措施。景区应当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应急处理档案,记录医疗救助应急处理的情况和效果,为后续的医疗救助应急处理提供参考。
三、医疗救助设施和设备
景区应当根据游客数量和景区特点,合理配置医疗救助设施和设备,包括医疗救助站、医疗救助车、急救箱、自动体外除颤仪等。景区应当保证医疗救助设施和设备的完好性和有效性,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够及时使用。
四、医疗救助人员
景区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医疗救助人员,具备相关的医疗救助技能和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医疗救助应急处理程序和应急处置措施。景区应当定期组织医疗救助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医疗救助应急处理的能力和水平。
五、医疗救助应急处理程序
景区应当制定医疗救助应急处理程序,明确医疗救助应急处理的流程和步骤。医疗救助应急处理程序应当包括医疗救助人员的报告、现场救护、转运和送医等环节,确保医疗救助应急处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六、医疗救助应急演练
景区应当定期组织医疗救助应急演练,提高医疗救助应急处理的应变能力和水平。医疗救助应急演练应当模拟真实的应急情况,包括现场救护、转运和送医等环节,检验医疗救助应急处理程序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七、医疗救助应急处置
景区应当根据医疗救助应急处理程序,及时、有效地进行医疗救助应急处置。医疗救助应急处置应当包括现场救护、转运和送医等环节,确保游客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相关标准:
GB/T 19001-2016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 24001-2016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T 3098.1-2010 机械工程术语 第1部分:基本概念和通用术语
GB/T 3098.2-2010 机械工程术语 第2部分:运动学和动力学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