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3227-2021
紧张型头痛中医诊疗技术规范
发布时间:2021-04-16 实施时间:2021-05-01
紧张型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多数患者表现为头部双侧或全头部疼痛,伴随着头皮紧绷感、肌肉酸痛等症状。中医认为,紧张型头痛是由于情志不畅、气血运行不畅、肝胆郁结等原因引起的。本标准旨在规范紧张型头痛中医诊疗技术,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保障患者健康。
1.基本原则
1.1 个体化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
1.2 综合治疗原则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综合运用针灸、推拿、中药等多种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
1.3 预防为主原则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改善生活习惯,预防紧张型头痛的发生。
2.诊断标准
2.1 临床表现
头部双侧或全头部疼痛,伴随着头皮紧绷感、肌肉酸痛等症状。
2.2 中医诊断
肝郁气滞、气血不畅、脾虚湿困等证型。
3.治疗方法
3.1 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的证型,选用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益气健脾等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
3.2 针灸治疗
采用针刺、艾灸等针灸手段,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缓解疼痛症状。
3.3 推拿治疗
采用推拿手法,缓解患者的肌肉紧张,改善气血循环,缓解疼痛症状。
4.预防措施
4.1 改善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波动等因素引起的紧张型头痛。
4.2 加强体育锻炼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紧张型头痛的发生。
相关标准
GB/T 12346-2016 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术语
GB/T 16886.1-2017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通则
GB/T 19633-2019 中药材质量控制规范
GB/T 22239-2019 中医药临床研究数据管理规范
GB/T 28740-2012 中医药临床试验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