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2409-2015
斑鳜人工繁殖技术规范
发布时间:2015-01-22 实施时间:2015-03-22


斑鳜是一种重要的淡水鱼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养殖效益,人工繁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斑鳜人工繁殖的技术要求,提高养殖效率和质量,保障斑鳜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技术要求
1. 选种:选用健康、体型匀称、生长快、繁殖力强的斑鳜作为种鱼。
2. 配对:按照配对原则,选择配对鱼,确保配对鱼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
3. 繁殖环境:繁殖池应保持水质清洁、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氧气充足等条件,为斑鳜的繁殖创造良好的环境。
4. 繁殖操作: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进行繁殖,确保授精的时间、方法、精液质量等符合要求。
5. 孵化管理:孵化池应保持水质清洁、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氧气充足等条件,确保卵的孵化率和幼鱼的成活率。

二、操作规程
1. 种鱼管理:定期检查种鱼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2. 配对管理:按照配对原则,选择配对鱼,确保配对鱼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
3. 繁殖操作: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进行繁殖,确保授精的时间、方法、精液质量等符合要求。
4. 孵化管理:孵化池应保持水质清洁、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氧气充足等条件,确保卵的孵化率和幼鱼的成活率。
5. 幼鱼管理:定期清理池塘,保持水质清洁,及时投喂适量的饲料,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三、设备设施
1. 繁殖池:繁殖池应具备良好的水质处理设备、水温控制设备、光照设备、氧气供应设备等。
2. 孵化池:孵化池应具备良好的水质处理设备、水温控制设备、光照设备、氧气供应设备等。
3. 养殖池:养殖池应具备良好的水质处理设备、水温控制设备、光照设备、氧气供应设备等。

四、管理措施
1. 疾病防治:定期检查斑鳜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2. 饲料管理:选择适宜的饲料,定期投喂,保证斑鳜的营养需求。
3. 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质清洁,防止水质污染。
4. 清洁管理:定期清理池塘,保持池塘的清洁卫生。
5. 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五、疾病防治
1. 预防为主: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水质清洁,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2. 及时发现:定期检查斑鳜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疾病。
3. 及时处理:对发现的疾病及时处理,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关标准:
GB/T 12763.2-2007 淡水养殖技术规范 第2部分:鱼类
GB/T 12763.3-2007 淡水养殖技术规范 第3部分:虾类
GB/T 12763.4-2007 淡水养殖技术规范 第4部分:蟹类
GB/T 12763.5-2007 淡水养殖技术规范 第5部分:贝类
GB/T 12763.6-2007 淡水养殖技术规范 第6部分:藻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