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植保无人机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赤眼蜂则是一种天敌昆虫,可以有效地防治水稻二化螟,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防治方法。本标准旨在规范植保无人机释放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技术要求、操作规范、安全措施等内容,以保障植保无人机释放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安全、高效、环保、可持续发展。
一、技术要求
1. 植保无人机应具备自主飞行、定点投放、精准喷洒等功能。
2. 赤眼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在释放前应进行检疫、饲养、培育等工作。
3. 植保无人机应在适宜的天气条件下进行作业,避免在强风、雨雪等恶劣天气下作业。
4. 植保无人机应在水稻生长期内进行作业,根据水稻生长期和二化螟的生长发育规律,选择适宜的作业时间。
5. 植保无人机应在水稻田间进行作业,避免在城市、人口密集区、禁飞区等区域进行作业。
二、操作规范
1. 植保无人机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无人机操作证书和赤眼蜂防治证书。
2. 植保无人机操作人员应在作业前进行设备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3. 植保无人机操作人员应在作业前进行现场勘察,了解作业区域的地形、气象、环境等情况。
4. 植保无人机操作人员应在作业前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作业过程中不会对人员、动物、植物等造成危害。
5. 植保无人机操作人员应在作业过程中保持与设备的通讯畅通,及时掌握设备的状态和作业情况。
6. 植保无人机操作人员应在作业后进行设备清洗、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三、安全措施
1. 植保无人机操作人员应在作业前进行安全教育,了解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应对措施。
2. 植保无人机操作人员应在作业过程中保持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3. 植保无人机操作人员应在作业过程中保持与设备的通讯畅通,及时掌握设备的状态和作业情况。
4. 植保无人机操作人员应在作业过程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得违反相关规定。
5. 植保无人机操作人员应在作业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不得损害农民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相关标准:
1. GB/T 34572-2017 无人机应用技术规范
2. GB/T 34573-2017 无人机操作规范
3. GB/T 34574-2017 无人机安全规范
4. GB/T 34575-2017 赤眼蜂防治技术规范
5. GB/T 34576-2017 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