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1376-2011
兔球虫病防治技术规程
发布时间:2011-03-15 实施时间:2011-03-31


兔球虫病是由兔球虫寄生于兔体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危害兔的肝脏和胆囊,严重时会导致兔的死亡。为了有效防治兔球虫病,保障兔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国家制定了《DB13/T 1376-2011 兔球虫病防治技术规程》。

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病害的诊断:通过对兔的症状、粪便、血液等进行检测,确定是否感染兔球虫病。

2.防治措施:包括环境卫生、饲养管理、药物预防等方面的措施,旨在减少兔球虫的传播和感染。

3.药物使用:规定了药物的种类、使用方法、剂量等要求,以及药物的存储、保管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4.环境卫生:要求兔舍的清洁、消毒、通风等方面的要求,以减少兔球虫的滋生和传播。

通过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兔球虫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兔类养殖业的健康水平。

相关标准:
GB/T 19649-2005 养兔场环境卫生标准
GB/T 19650-2005 养兔场设计规范
GB/T 19651-2005 养兔场建设规范
GB/T 19652-2005 养兔场生产管理规范
GB/T 19653-2005 养兔场动物福利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