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2534-2017
旱碱地棉花集雨增效种植技术规程
发布时间:2017-07-17 实施时间:2017-09-18


旱碱地是指土壤干旱、盐碱度高的地区,这种地区的棉花种植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标准提出了一系列的技术要求,以提高旱碱地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首先,土地改良是关键。旱碱地的土壤通常含有大量的盐分,这对棉花的生长十分不利。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土壤的盐碱度。具体来说,可以通过灌溉淡化水、施用有机肥料、翻耕等方式来改善土壤质量。

其次,水分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旱碱地的水资源非常有限,因此需要采取节水措施。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滴灌、喷灌等方式来减少水的浪费。此外,还需要注意灌溉的时机和量,以保证棉花的生长需要。

第三,施肥也是关键。旱碱地的土壤通常缺乏养分,因此需要适当施肥。具体来说,可以根据土壤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施肥量。此外,还需要注意施肥的时机和方法,以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

最后,病虫害防治也是必不可少的。旱碱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容易滋生各种病虫害,对棉花的生长造成威胁。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理病虫害。具体来说,可以通过选用抗病虫品种、加强田间管理、使用生物农药等方式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相关标准
GB/T 19628-2017 旱区农业水资源管理规范
GB/T 19629-2017 旱区农业土地改良技术规范
GB/T 19630-2017 旱区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GB/T 19631-2017 旱区农业施肥技术规范
GB/T 19632-2017 旱区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