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4/T 417-2022
噬菌体防控鸡源沙门菌技术规程
发布时间:2022-12-29 实施时间:2022-12-30


沙门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能引起人和动物的肠道感染,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和死亡。鸡是沙门菌的重要宿主之一,因此噬菌体防控鸡源沙门菌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标准要求使用噬菌体防控鸡源沙门菌,噬菌体是一种寄生于细菌体内的病毒,能够选择性地感染目标细菌,具有高效、安全、环保等优点。噬菌体防控鸡源沙门菌技术包括噬菌体的筛选、培养、纯化、鉴定等环节,要求操作规范、检测方法准确可靠、质量控制严格。

具体要求如下:

1. 噬菌体的筛选:应选择具有高效感染鸡源沙门菌能力的噬菌体株系,筛选方法包括传统的双层琼脂糖法、液体培养法、高通量筛选法等。

2. 噬菌体的培养:应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保证噬菌体的生长和繁殖。培养基的配方和培养条件应在实验室内进行优化和验证。

3. 噬菌体的纯化:应采用适当的纯化方法,去除杂质和未感染的细菌,保证噬菌体的纯度和活性。纯化方法包括超速离心法、PEG沉淀法、柱层析法等。

4. 噬菌体的鉴定:应采用多种方法对噬菌体进行鉴定,包括电镜观察、PCR检测、限制性酶切分析等。鉴定结果应与已知的噬菌体株系进行比对,确认其种属和亚型。

5. 检测方法:应采用敏感、准确的检测方法对鸡源沙门菌进行检测,包括传统的培养法、PCR检测、免疫学检测等。检测方法应在实验室内进行验证和比对,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质量控制: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噬菌体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的质量控制。噬菌体的质量控制包括噬菌效力、纯度、活性等指标的检测和控制;检测方法的质量控制包括阳性对照菌株、质控样品、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等。

相关标准
GB 4789.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检验
GB 4789.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肠球菌属检验
GB 4789.3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噬菌体检验
GB/T 4789.39-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噬菌体感染效力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