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酸枣绿盲蝽是一种危害果树的重要害虫,主要危害枣树、桃树、杏树等果树。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吸食果实汁液,导致果实变形、萎缩、脱落,严重时会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为了有效防治酸枣绿盲蝽,保障果树生产健康发展,制定了本技术规程。
一、酸枣绿盲蝽的生物学特性
酸枣绿盲蝽是一种半翅目昆虫,体长约5-6毫米,身体呈椭圆形,绿色或黄绿色。成虫喜欢在果实上产卵,卵期约为7-10天,幼虫期约为15-20天,蛹期约为10-15天。成虫寿命约为30-40天。酸枣绿盲蝽主要在5-9月份活动,其中7-8月份为高发期。
二、酸枣绿盲蝽的危害程度
酸枣绿盲蝽主要危害果实,吸食果实汁液,导致果实变形、萎缩、脱落,严重时会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同时,酸枣绿盲蝽还会传播病毒,加重果树病害的发生。
三、防治技术
本标准提倡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其中,物理防治包括人工捕捉、黄板诱捕等;生物防治包括引入天敌、利用微生物等;化学防治包括喷洒杀虫剂等。
四、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在果树上设置黄板,诱捕酸枣绿盲蝽;人工捕捉酸枣绿盲蝽,采用手拍、手摘等方法。
2.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如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利用微生物,如芽孢杆菌等。
3.化学防治:喷洒杀虫剂,如氯氰菊酯、吡虫啉等。
五、防治期
酸枣绿盲蝽主要在5-9月份活动,其中7-8月份为高发期。因此,在这个时期要加强防治工作,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
六、防治药剂
本标准提倡使用低毒、高效、环保的杀虫剂,如氯氰菊酯、吡虫啉等。
七、防治剂量
防治剂量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避免过量使用药剂,造成环境污染和果实残留。
八、防治时间
防治时间应在酸枣绿盲蝽活动期内进行,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
九、防治效果评价
防治效果应根据果实的生长情况、虫口密度等指标进行评价,达到预期效果为合格。
相关标准:
GB/T 1840-2003 农药通用名
GB/T 1841-2009 农药剂型分类和代码
GB/T 1842-2008 农药包装规格
GB/T 1843-2008 农药标志和标签
GB/T 1844-2008 农药残留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