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12686:1999
Metallic and other inorganic coatings — Automated controlled shot-peening of metallic articles prior to nickel, autocatalytic nickel or chromium plating, or as a final finish
发布时间:1999-12-09 实施时间:
ISO 12686:1999标准规定了金属制品在进行镍、自催化镍或铬电镀前的自动控制喷丸,或作为最终表面处理的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各种金属制品,包括铸件、锻件、冷拔件、冷轧件、热轧件、焊接件、钣金件等。该标准的目的是通过喷丸处理,提高金属制品表面的粗糙度和强度,以便于后续的电镀或其他表面处理。
该标准要求喷丸处理必须是自动控制的,以确保喷丸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喷丸处理的参数包括喷丸介质、喷丸速度、喷丸时间、喷丸距离等,这些参数必须在喷丸处理前进行测试和确定。喷丸介质可以是钢丸、铝丸、玻璃珠等,但必须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
喷丸处理后,金属制品表面必须进行清洗和干燥,以去除喷丸介质和其他杂质。清洗和干燥的方法可以是水洗、酸洗、碱洗、烘干等,但必须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
该标准还规定了喷丸处理后金属制品表面的检验方法。检验方法包括视觉检查、表面粗糙度测量、金相组织分析等。金属制品表面的粗糙度必须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金相组织必须均匀、致密、无裂纹、无气孔等缺陷。
ISO 12686:1999标准的实施可以提高金属制品表面的质量和耐腐蚀性,保证后续电镀或其他表面处理的效果。同时,该标准的实施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和质量风险。
相关标准
ISO 8501-1:2007 表面粗糙度的视觉比较方法
ISO 8502-3:1992 表面清洗方法
ISO 8503-1:2012 表面粗糙度的表面轮廓测量方法
ISO 8504-2:2000 表面处理方法
ISO 8504-3:1993 表面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