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9241-307:2008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电子视觉显示的人机交互性能符合人类使用者的需求和期望。该标准提供了一种分析和测试电子视觉显示的方法,以评估其人机交互性能。这些方法包括对电子视觉显示的可用性、易用性、可理解性、可访问性和可维护性进行评估。
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子视觉显示的可用性评估:该评估主要关注电子视觉显示的功能性能,包括其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以及是否易于使用和控制。
2. 电子视觉显示的易用性评估:该评估主要关注电子视觉显示的用户界面设计,包括其布局、标签、图标、颜色和字体等方面,以确保用户能够轻松地理解和使用。
3. 电子视觉显示的可理解性评估:该评估主要关注电子视觉显示的信息传递和呈现方式,包括其语言、符号、图形和图表等方面,以确保用户能够轻松地理解和使用。
4. 电子视觉显示的可访问性评估:该评估主要关注电子视觉显示的可访问性,包括其对残障人士的支持和适应性,以确保所有用户都能够轻松地使用。
5. 电子视觉显示的可维护性评估:该评估主要关注电子视觉显示的可维护性,包括其易于维护和更新的程度,以确保其能够持续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除了上述评估方法外,该标准还提供了一些测试方法,以确保电子视觉显示的性能符合标准要求。这些测试方法包括对电子视觉显示的响应时间、对比度、亮度、色彩和分辨率等方面进行测试。
相关标准
- ISO 9241-210:2010 人机交互 — 第210部分:人机交互过程的人类可理解性
- ISO 9241-302:2017 人机交互 — 第302部分:人机交互过程的交互设计过程
- ISO 9241-303:2011 人机交互 — 第303部分:交互任务分析
- ISO 9241-304:2008 人机交互 — 第304部分:用户需求规范
- ISO 9241-305:2020 人机交互 — 第305部分:人机交互过程的人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