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如如何更好地整合各种服务,提高业务效率和灵活性等。服务集成成为了企业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手段。服务集成是指将不同的服务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以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服务集成需要考虑到不同服务之间的互操作性、安全性、可靠性等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成熟度模型来评估和提高企业的服务集成能力。
ISO/IEC 16680:2012提供了一种服务集成的成熟度模型,即OSIMM。OSIMM是一种开放的、可定制的、可扩展的框架,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服务集成的最佳实践。OSIMM包括八个不同的成熟度级别,从最初的级别0到最高的级别7。每个级别都包括一组最佳实践,用于评估企业的服务集成能力。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实践,逐步提高自己的服务集成能力。
OSIMM的八个成熟度级别分别为:
级别0:无服务集成
级别1:服务启动
级别2:服务管理
级别3:服务控制
级别4:服务集成
级别5:服务优化
级别6:服务价值
级别7:服务创新
每个级别都包括一组最佳实践,用于评估企业的服务集成能力。例如,级别1的最佳实践包括建立服务目录、定义服务级别协议等;级别2的最佳实践包括建立服务管理流程、实现服务监控等;级别3的最佳实践包括建立服务控制策略、实现服务安全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实践,逐步提高自己的服务集成能力。
OSIMM的优点在于它是一种开放的、可定制的、可扩展的框架,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和扩展。此外,OSIMM还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评估方法,可以帮助企业评估自己的服务集成能力,并与其他企业进行比较。这有助于企业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提高自己的服务集成能力。
相关标准
ISO/IEC 20000-1:2018——信息技术 服务管理 系统要求
ISO/IEC 27001:2013——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要求
ISO/IEC 38500:2015——信息技术 治理框架
ISO/IEC 12207:2008——信息技术 软件生命周期过程
ISO/IEC 15504-5:2012——信息技术 过程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