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泥是河流、湖泊和河口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提供有关水体质量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底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和无机物质,如营养物质、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这些物质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都有潜在的影响。因此,底泥采样是水环境监测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ISO 5667-12:2017提供了底泥采样的详细指南,包括采样点的选择、采样器的选择、采样深度的确定、采样容器的选择、采样过程的记录和底泥样品的保存和运输等方面。该标准还提供了底泥样品处理和分析的建议,以确保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在采样点的选择方面,该标准建议应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以反映整个水体的底泥质量。采样器的选择应根据采样深度和底泥类型进行选择,以确保采样器能够有效地采集底泥样品。采样深度的确定应根据底泥类型、水深和采样目的进行选择,以确保采样结果具有代表性。采样容器的选择应根据采样目的和底泥类型进行选择,以确保采样容器能够有效地保存底泥样品。
在采样过程中,应记录采样点的位置、采样时间、采样深度、采样器类型、采样容器类型等信息,以便后续分析和比较。底泥样品的保存和运输应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定,以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总之,ISO 5667-12:2017提供了底泥采样的标准化方法,以确保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该标准适用于水环境监测、水资源管理、环境评估和污染控制等领域,对于保护水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标准
- ISO 5667-1:2006 水质采样 第1部分:指南
- ISO 5667-3:2012 水质采样 第3部分:采样策略
- ISO 5667-4:2016 水质采样 第4部分:采样设备
- ISO 5667-5:2006 水质采样 第5部分:采样器的使用
- ISO 5667-6:2005 水质采样 第6部分:采样深度和位置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