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个人身份识别变得越来越重要。驾驶执照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身份证明方式,因此需要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ISO/IEC 18013-2:2020标准的发布,为驾驶执照的机器可读技术提供了指南,以确保其符合国际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驾驶执照机器可读区域的位置和大小,以及数据元素的格式和内容。机器可读区域是指驾驶执照上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机器读取和解码。机器可读区域的位置和大小应符合国际标准,以确保机器可以准确读取数据。数据元素的格式和内容也应符合国际标准,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读性。
本标准还规定了驾驶执照机器可读技术的要求,包括条形码、二维码和芯片技术。这些技术可以使驾驶执照上的数据更容易读取和验证。条形码和二维码是一种常见的机器可读技术,可以在驾驶执照上印刷。芯片技术是一种更先进的技术,可以将数据存储在驾驶执照的芯片中。这些技术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求和可行性进行。
本标准的发布,有助于提高驾驶执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机器可读技术可以使驾驶执照上的数据更容易读取和验证,从而减少身份识别的错误和欺诈。此外,本标准的实施还可以促进国际间的互操作性和数据交换。
相关标准
- ISO/IEC 18013-1:2019 个人身份识别-ISO兼容驾驶执照-第1部分:物理特征
- ISO/IEC 19794-5:2011 生物识别-面部识别-第5部分:数据格式
- ISO/IEC 14443-1:2018 近场通信(NFC)-接口和协议-第1部分:基本原理
- ISO/IEC 7816-4:2018 身份证件-集成电路卡-第4部分:组织、安全和命令
- ISO/IEC 15408-1:2019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评估标准-第1部分:概述和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