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1833-22:2020标准是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的一部分,主要针对粘胶纤维或某些铜氨纶或莫代尔或莱赛尔与亚麻纤维混合物进行定量化学分析。该标准使用甲酸和氯化锌法进行分析,适用于纤维长度为38mm以下的混合物。
该标准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混合物中各种纤维的含量,以便在纺织品生产和贸易中进行准确的标识和分类。该标准的实施需要使用一些化学试剂和设备,包括甲酸、氯化锌、热板、离心机等。
该标准的实施步骤如下:
1. 取样:从混合物中取样,并按照ISO 1833-1标准进行处理。
2. 制备试样:将样品切成小块,加入甲酸和氯化锌混合液中,在热板上加热,使其溶解。
3. 离心:将溶液离心,分离出纤维。
4. 洗涤:用水洗涤纤维,去除残留的甲酸和氯化锌。
5. 干燥:将纤维在烘箱中干燥。
6. 称量:称量纤维的质量。
7. 计算:根据纤维的质量和混合物的总质量,计算出各种纤维的含量。
该标准的实施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同时,还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化学试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相关标准
- ISO 1833-1:2019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部分:纤维混合物的制备和化学处理
- ISO 1833-2:2019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2部分:棉、羊毛、丝、麻和人造纤维混合物(使用硫酸法)
- ISO 1833-3:2019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3部分:棉、羊毛、丝、麻和人造纤维混合物(使用硝酸法)
- ISO 1833-4:2019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4部分:棉、羊毛、丝、麻和人造纤维混合物(使用氯仿/甲醇法)
- ISO 1833-5:2019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5部分:棉、羊毛、丝、麻和人造纤维混合物(使用硫酸/硝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