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348-2007
报废机动车拆解环境保护技术规范
发布时间:2018-04-09 实施时间:2018-04-09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报废机动车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报废机动车的拆解处理涉及到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规范拆解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保护环境、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一、拆解前的准备工作
1. 拆解前应对机动车进行清洗,清除表面的油污、泥土等杂物,以便于拆解过程中的操作。
2. 拆解前应对机动车进行分类,按照车辆类型、材质等进行分类,以便于后续的处理。
3. 拆解前应对机动车进行检查,检查车辆内部是否存在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如有应进行处理或移除。

二、拆解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1. 拆解过程中应采取防尘、防噪音等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拆解过程中应采取防火、防爆措施,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3. 拆解过程中应采取防滴漏、防污染措施,避免废弃物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4. 拆解过程中应采取安全措施,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三、废弃物的处理
1. 废弃物应按照分类进行处理,如金属、橡胶、塑料等应分别进行处理。
2. 废弃物应进行资源化利用,如金属应进行回收利用,塑料应进行再生利用等。
3. 废弃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如对易污染的废弃物应进行处理后再进行处置。

四、其他要求
1. 拆解过程中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环保法、安全生产法等。
2. 拆解过程中应进行记录,记录拆解过程中的废弃物产生量、处理方式等信息。
3. 拆解过程中应进行监测,监测拆解过程中的噪音、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相关标准:
GB 5085.3-2007 机动车报废回收利用管理规范
GB 18352.1-2016 汽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第1部分:轻型汽油车和商用车
GB 3096-2008 环境噪声标准
GB 18597-2017 汽车拆解企业环境管理规范
GB 5085.4-2005 机动车报废回收利用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