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1248.12-2016
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12部分:瘤黑粉病
发布时间:2016-10-26 实施时间:2017-04-01
瘤黑粉病是由瘤黑粉菌引起的一种玉米病害,主要危害玉米的叶片、茎秆和穗部,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提高玉米的抗病虫性,需要对玉米瘤黑粉病进行鉴定和评价。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瘤黑粉病的鉴定方法和评价指标,包括病原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和病情评价等内容。具体步骤如下:
1. 样品采集:在病害发生期采集叶片、茎秆和穗部等样品,避免采集受过度干旱或过度湿润影响的样品。
2. 病原菌分离:将样品表面消毒后,分离出病原菌,并进行纯化和培养。
3. 病原菌鉴定: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
4. 病情评价:通过对玉米叶片、茎秆和穗部等不同部位的病情评价,确定玉米的瘤黑粉病发病程度和抗病性。
本标准还规定了瘤黑粉病的评价指标,包括病情指数、病害发生率、病害指数和抗病性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价,可以确定玉米的瘤黑粉病抗性水平,为玉米抗病虫性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标准
GB/T 19649-2018 玉米品种分类和命名方法
NY/T 1248.1-2016 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
NY/T 1248.2-2016 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2部分:玉米叶斑病
NY/T 1248.3-2016 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3部分:玉米锈病
NY/T 1248.4-2016 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4部分:玉米小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