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霉病是番茄上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提高番茄的抗病性,需要对番茄进行抗叶霉病鉴定。本标准就是为了规范番茄抗叶霉病鉴定的技术要求、鉴定方法、鉴定结果的判定以及鉴定报告的编制等内容。
1. 技术要求
1.1 鉴定材料:番茄品种或杂交种。
1.2 鉴定条件:温度为20-28℃,相对湿度为70%-90%。
1.3 鉴定人员:具有植物病理学或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
1.4 鉴定设备:显微镜、培养皿、灭菌器等。
2. 鉴定方法
2.1 鉴定前的准备工作
2.1.1 番茄种子消毒:将番茄种子用70%的酒精消毒5分钟,再用1%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0分钟,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2.1.2 培养基的制备:将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加热至沸腾,然后冷却至50℃左右,加入青霉素和链霉素,搅拌均匀后倒入培养皿中。
2.2 鉴定方法
2.2.1 取番茄幼苗的叶片,用消毒的剪刀切成长约1cm的小段,然后在培养基上均匀涂抹。
2.2.2 将培养皿放入温度为20-28℃,相对湿度为70%-90%的恒温箱中,培养7-10天。
2.2.3 观察番茄叶片上是否有叶霉病菌的菌丝和孢子形成,如果有,则说明该番茄品种或杂交种对叶霉病不抗病;如果没有,则说明该番茄品种或杂交种对叶霉病有一定的抗病性。
2.3 鉴定结果的判定
2.3.1 如果番茄叶片上有叶霉病菌的菌丝和孢子形成,则该番茄品种或杂交种对叶霉病不抗病。
2.3.2 如果番茄叶片上没有叶霉病菌的菌丝和孢子形成,则该番茄品种或杂交种对叶霉病有一定的抗病性。
2.4 鉴定报告的编制
2.4.1 鉴定报告应包括鉴定材料、鉴定方法、鉴定结果等内容。
2.4.2 鉴定报告应由鉴定人员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相关标准:
GB/T 1840-2004 植物病害分类
GB/T 1841-2009 植物病害鉴定通则
GB/T 1842-2009 植物病害鉴定方法
GB/T 1843-2009 植物病害鉴定结果的判定
GB/T 1844-2009 植物病害鉴定报告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