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1482-2007
稻水象甲检疫鉴定方法
发布时间:2007-12-18 实施时间:2008-03-01
稻水象甲是一种危害水稻的害虫,其幼虫以水稻根系为食,严重影响水稻生长发育。为了保障水稻生产,需要对稻水象甲进行检疫鉴定。本标准就稻水象甲的检疫鉴定方法进行了规定。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稻水象甲的检疫鉴定。
2.样品采集
从疑似感染稻水象甲的水稻田中采集土样或水样,送至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3.检测方法
3.1 稻水象甲的鉴定
采用显微镜观察法,将样品中的稻水象甲取出,进行形态学鉴定。稻水象甲的形态特征为:体长3-4mm,呈灰褐色,体表有细毛,触角分为11节,前翅有明显的纵脉和横脉。
3.2 稻水象甲的PCR检测
采用PCR技术进行检测,提取样品中的DNA,进行PCR扩增,通过电泳检测扩增产物的大小和数量,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稻水象甲。
4.结果判定
4.1 形态学鉴定
根据稻水象甲的形态特征,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稻水象甲。
4.2 PCR检测
根据PCR扩增产物的大小和数量,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稻水象甲。
5.报告
检测机构应当出具检测报告,报告中应当包括样品信息、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等内容。
相关标准
- GB/T 1840-2003 植物检疫技术通则
- GB/T 1841-2009 植物检疫申报
- GB/T 1842-2009 植物检疫处理
- GB/T 1843-2009 植物检疫检验
- GB/T 1844-2009 植物检疫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