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5293-2004
无公害食品 鲫鱼养殖技术规程
发布时间:2004-01-07 实施时间:2004-03-01
鲫鱼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了保证鲫鱼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促进无公害食品的生产和发展,本标准制定了以下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
1. 养殖场选址和环境要求
鲫鱼养殖场应选在水质清洁、水流缓慢、水深适中、水温适宜、水源稳定的河流、湖泊、水库或人工池塘等场所。养殖场周围应无工业废气、废水、垃圾等污染源,距离工业区、城市、交通干线等污染源不得小于500米。
2. 鲫鱼种苗选育和养殖管理
鲫鱼种苗应选用无病、无害、无污染的优良品种,经过规范化养殖、检疫合格后方可投放。养殖过程中应注意饲料的选择和投喂量,保证鲫鱼的生长和发育。同时,应定期检查鲫鱼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3. 饲料管理
鲫鱼的饲料应选用无公害、无污染的饲料,不得使用含有激素、抗生素等有害物质的饲料。饲料的投喂量应根据鲫鱼的生长发育情况和水质状况进行调整,避免过度投喂和浪费。
4. 水质管理
鲫鱼的生长和发育需要良好的水质环境,因此养殖场应定期检测水质,保证水质清洁、透明、无异味、无毒害物质。同时,应定期更换水体,保持水体的新鲜度和稳定性。
5. 疫病防治
鲫鱼养殖过程中应加强疫病防治工作,定期检查鲫鱼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同时,应加强养殖场的卫生管理,保持场地的清洁和卫生。
相关标准
GB/T 22000-2006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T 19249-2013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控制规范
GB/T 17236-2008 水产养殖用药物使用规范
GB/T 19630-2005 水产养殖环境质量标准
GB/T 18411-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加工卫生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