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 2035-2009
移动终端垃圾短消息过滤技术要求
发布时间:2009-12-11 实施时间:2010-01-01


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垃圾短消息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大困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标准制定了移动终端垃圾短消息过滤技术的要求。

垃圾短消息的定义
垃圾短消息是指未经用户同意发送的、无关紧要的、或者带有欺诈、诈骗、色情、赌博等内容的短消息。

过滤技术的分类
根据过滤技术的实现方式,可以将移动终端垃圾短消息过滤技术分为以下几类:
- 基于黑名单的过滤技术:将垃圾短消息的发送者或者内容加入黑名单,当有短消息来时,先进行黑名单匹配,匹配成功则将该短消息过滤掉。
- 基于白名单的过滤技术:将用户信任的短消息发送者或者内容加入白名单,当有短消息来时,先进行白名单匹配,匹配成功则将该短消息保留,否则过滤掉。
- 基于关键词的过滤技术:将垃圾短消息中的关键词加入关键词库,当有短消息来时,先进行关键词匹配,匹配成功则将该短消息过滤掉。
- 基于机器学习的过滤技术:通过对大量短消息进行学习,建立分类模型,对新来的短消息进行分类,将垃圾短消息过滤掉。
- 基于人工审核的过滤技术:将短消息发送到人工审核平台,由人工审核员进行审核,将垃圾短消息过滤掉。

过滤技术的要求
移动终端垃圾短消息过滤技术应满足以下要求:
- 过滤准确率高:过滤技术应能够准确识别垃圾短消息,避免误判。
- 过滤速度快:过滤技术应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大量短消息进行过滤。
- 可扩展性强:过滤技术应能够适应不同的短消息类型和发送方式。
- 用户体验好:过滤技术应能够保证用户正常短消息的接收,避免误过滤。
- 安全性高:过滤技术应能够保护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

过滤技术的测试方法
移动终端垃圾短消息过滤技术的测试应包括以下内容:
- 过滤准确率测试:测试过滤技术对不同类型垃圾短消息的识别准确率。
- 过滤速度测试:测试过滤技术在不同负载下的过滤速度。
- 可扩展性测试:测试过滤技术对不同短消息类型和发送方式的适应性。
- 用户体验测试:测试过滤技术对用户正常短消息的接收情况。
- 安全性测试:测试过滤技术对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的保护情况。

相关标准
- GB/T 35273-2017 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安全基本要求
- GB/T 35275-2017 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信息安全技术规范
- GB/T 35276-2017 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安全评价指南
- YD/T 2089-2017 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安全评价指南
- YD/T 2698-2017 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安全测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