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手机支付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智能卡和内置安全模块作为手机支付的核心技术,其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障用户的资金安全和个人隐私,需要对手机支付智能卡和内置安全模块进行安全测试。本标准就是为了规范手机支付智能卡和内置安全模块的安全测试方法而制定的。
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应当包括测试设备、测试软件、测试数据等。测试设备应当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测试软件应当是经过认证的正式版本,测试数据应当包括正常数据和异常数据。
测试流程
测试流程应当包括测试准备、测试执行、测试记录、测试报告等环节。测试准备包括测试环境的搭建、测试设备的校准、测试软件的安装等。测试执行包括测试用例的执行、测试数据的输入、测试结果的记录等。测试记录包括测试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如测试时间、测试人员、测试设备、测试结果等。测试报告应当包括测试结果、测试结论、测试建议等内容。
测试指标
测试指标应当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兼容性、性能等方面。其中,安全性是最为重要的指标,包括数据加密、身份认证、安全传输等方面。可靠性包括系统稳定性、容错性、恢复性等方面。兼容性包括与不同厂商、不同型号的手机兼容性等方面。性能包括响应速度、处理能力等方面。
测试要求
测试要求应当包括测试人员的资质、测试设备的要求、测试软件的要求等。测试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测试设备应当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测试软件应当是经过认证的正式版本。
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当包括测试结果、测试结论、测试建议等内容。测试结果应当真实可靠,测试结论应当客观准确,测试建议应当具有可操作性。
相关标准:
- GB/T 32960-2016 智能交通系统车辆状态监测与管理系统
- GB/T 32961-2016 智能交通系统车辆识别系统
- GB/T 32962-2016 智能交通系统车辆通信系统
- GB/T 32963-2016 智能交通系统车辆位置服务系统
- GB/T 32964-2016 智能交通系统车辆安全信息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