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653-2013
小流域划分及编码规范
发布时间:2013-12-23 实施时间:2014-03-23


小流域是指一个自然地理单元,由一定面积的地表水流汇集而成,是水文、水资源、水环境等研究的基本单元。小流域划分及编码是水文、水资源、水环境等领域的基础工作,对于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水文预报等具有重要意义。

小流域划分及编码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小流域应具有明确的地理界限和水文特征;
2. 小流域划分应以水文特征为主要依据,兼顾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等因素;
3. 小流域划分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4. 小流域编码应具有唯一性和可识别性。

小流域划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方法:利用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地形分析,确定流域分水岭和流域范围;
2. 基于地形图的方法:利用地形图进行地形分析,确定流域分水岭和流域范围;
3. 基于遥感图像的方法: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等分析,确定流域范围;
4. 基于地面观测的方法:利用地面观测数据进行水文分析,确定流域范围。

小流域编码应遵循以下规范:

1. 编码应具有唯一性,同一小流域应有唯一的编码;
2. 编码应具有可识别性,编码应能够反映小流域的地理位置和水文特征;
3. 编码应具有可操作性,编码应易于使用和管理。

小流域编码应采用数字编码方式,编码长度应根据需要确定。编码应包括以下信息:

1. 行政区划代码;
2. 流域级别代码;
3. 流域序号代码。

相关标准
- GB/T 18314-2016 水文站网格化数据格式规范
- GB/T 18315-2016 水文站基本信息数据格式规范
- GB/T 18316-2016 水文站观测数据格式规范
- GB/T 18317-2016 水文站质量控制数据格式规范
- GB/T 18318-2016 水文站元数据格式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