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T 1520-2005
输入性蚤类病原体检测规程
发布时间:2005-02-17 实施时间:2005-07-01
:
输入性蚤类是指从外部输入的蚤类,包括犬、猫、鼠、兔等动物的蚤类。这些蚤类可能携带各种病原体,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对输入性蚤类进行病原体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标准规定了输入性蚤类病原体检测的方法和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1.样品采集
样品采集应在输入性蚤类到达目的地后24小时内进行。采集样品的方法包括直接采集、粘贴式采集和吸附式采集。采集的样品应存放在密闭容器中,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2.病原体检测
病原体检测应采用PCR技术或ELISA技术。检测的目标病原体包括布鲁氏菌、钩端螺旋体、立克次体、鼠疫菌等。检测结果应根据标准判定,确定是否存在病原体。
3.结果判定
检测结果应根据标准进行判定。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病原体传播和扩散。
4.质量控制
检测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质量控制包括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内部对照等。
相关标准:
GB/T 191-2008 包装通用术语
GB/T 6682-2008 分析化学实验室水质规范与评价
GB/T 14233.1-2008 检验检疫实验室通用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14233.2-2005 检验检疫实验室通用要求 第2部分:人员和设施
GB/T 14233.3-2005 检验检疫实验室通用要求 第3部分:设备和工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