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T 2767-2011
国境口岸蚊类携带乙型脑炎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
发布时间:2011-02-25 实施时间:2011-07-01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旅游和贸易的频繁往来,疾病的跨境传播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乙型脑炎病毒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病毒,其在亚洲地区广泛流行,且在中国境内也有发生。为了防止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国家对进出口口岸的蚊类进行了监测。本标准规定了国境口岸蚊类携带乙型脑炎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国境口岸蚊类携带乙型脑炎病毒的检测。本标准所用试剂和仪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本标准的检测方法如下:

1. 样品采集

在国境口岸的蚊类监测点,使用蚊虫专用灯具和蚊香等工具进行蚊类采集。采集的蚊类应当是活体的,并且应当是在当地的活动季节内采集的。

2. 样品处理

将采集到的蚊类放入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PBS缓冲液,离心10分钟,将上清液转移到新的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RNase A,室温下孵育30分钟,然后加入适量的蛋白酶K,65℃下孵育1小时,最后加入适量的乙醇,混匀后离心10分钟,将上清液转移到新的离心管中,即为样品。

3. RNA提取

使用RNA提取试剂盒对样品进行RNA提取,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4. 反转录

将RNA进行反转录,使用反转录试剂盒,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5. PCR扩增

将反转录产物进行PCR扩增,使用PCR试剂盒,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6. 结果判定

将PCR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观察PCR产物是否出现特异性条带。如果出现特异性条带,则说明样品中存在乙型脑炎病毒。

相关标准:
GB/T 4789.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T 5009.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4-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砷的测定
GB/T 5009.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汞的测定
GB/T 5009.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镉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