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T 3274-2012
出境河蟹现场检疫监管规程
发布时间:2012-10-23 实施时间:2013-05-01


出境河蟹是我国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其出口量居世界前列。为了保障出境河蟹的质量安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人民健康,必须对其进行现场检疫监管。本标准就是为了规范出境河蟹现场检疫监管工作而制定的。

1.基本要求
出境河蟹现场检疫监管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科学、规范、有效的检疫措施,确保出境河蟹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质量安全要求。

2.检疫程序
出境河蟹现场检疫监管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检疫前准备:检疫人员应对检疫场所、设备、工具等进行清洁消毒,并做好检疫记录和标识。
(2)检疫现场:检疫人员应对出境河蟹进行外观检查、体表寄生虫检查、病理解剖检查等,同时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
(3)检疫处理:对于检出的病原体或有害生物,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隔离、消毒、销毁等。

3.检疫标准
出境河蟹现场检疫监管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质量安全要求进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外观:出境河蟹应外形完整,无明显损伤,无异味。
(2)体表寄生虫:出境河蟹体表不应有寄生虫。
(3)病理解剖:出境河蟹病理解剖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质量安全要求。
(4)实验室检测:出境河蟹应进行实验室检测,检测项目应包括病原体和有害生物等。

4.检疫方法
出境河蟹现场检疫监管应采用科学、规范、有效的检疫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外观检查:检查出境河蟹的外形、颜色、气味等。
(2)体表寄生虫检查:检查出境河蟹的体表是否有寄生虫。
(3)病理解剖检查:对出境河蟹进行病理解剖检查,检查其内部器官是否正常。
(4)实验室检测:对出境河蟹进行实验室检测,检测项目应包括病原体和有害生物等。

5.检疫记录和检疫处理
出境河蟹现场检疫监管应做好检疫记录和检疫处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检疫记录:对出境河蟹的检疫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疫时间、地点、检疫人员、检疫结果等。
(2)检疫处理:对于检出的病原体或有害生物,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隔离、消毒、销毁等。

相关标准:
GB 14964-2018 水产品出口检验规程
GB 31604.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塑料添加剂的限量
GB 31604.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31604.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金属元素迁移量的限量
GB 31604.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非金属元素的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