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T 1166-2010
水泡性口炎检疫技术规范
发布时间:2010-11-01 实施时间:2011-05-01
:
水泡性口炎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牛、猪、羊等反刍动物和猪科动物。该病毒对动物的危害性很大,能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防止水泡性口炎的传播,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对水泡性口炎进行检疫。
本标准规定了水泡性口炎检疫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疫标准和检疫证明等内容。具体要求如下:
1. 检疫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水泡性口炎检疫前,需要对检疫场所、设备、人员等进行消毒和防护。同时,还需要对检疫动物进行分类、编号、记录等工作。
2. 检疫动物的采样和检验
对于疑似感染水泡性口炎的动物,需要进行采样和检验。采样时需要选择病变部位进行采集,采样后需要进行保存和运输。检验时需要使用PCR等方法进行检测。
3. 检疫标准和检疫证明
根据检验结果,对检疫动物进行分类和处理。对于确诊感染水泡性口炎的动物,需要进行隔离和治疗。对于未感染的动物,可以进行放行或者销毁。同时,还需要出具检疫证明。
相关标准:
GB/T 18254-2018 动物疫病防治术语
GB/T 18255-2018 动物疫病防治术语分类与编码
GB/T 18256-2018 动物疫病防治术语术语管理
GB/T 18257-2018 动物疫病防治术语术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