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该病的主要症状为腹泻、呕吐、食欲不振、体温升高、粘膜充血等。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对牛的生产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对该病的检疫工作十分重要。
本标准规定了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检疫技术要求,包括病原学检测、病毒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和病原学鉴定等方面的内容。具体要求如下:
1. 病原学检测
病原学检测是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检疫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标准要求采用病毒分离和细胞培养、动物接种等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测。病原学检测的结果应该准确可靠,能够鉴定出病原体的种类和数量。
2. 病毒抗原检测
病毒抗原检测是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检疫的另一种重要手段。本标准要求采用免疫学方法进行病毒抗原检测,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试验(IFA)等。病毒抗原检测的结果应该准确可靠,能够鉴定出病毒抗原的种类和数量。
3. 血清学检测
血清学检测是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检疫的另一种重要手段。本标准要求采用血清学方法进行血清学检测,包括血凝试验、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血清学检测的结果应该准确可靠,能够鉴定出血清学指标的种类和数量。
4.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分子生物学检测是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检疫的新兴手段。本标准要求采用PCR、RT-PCR等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的结果应该准确可靠,能够鉴定出病原体的种类和数量。
5. 病原学鉴定
病原学鉴定是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检疫的最终目的。本标准要求对检测到的病原体进行病原学鉴定,包括形态学、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鉴定。病原学鉴定的结果应该准确可靠,能够鉴定出病原体的种类和数量。
相关标准
GB/T 191-2008 包装通用术语
GB/T 6682-2008 分析化学实验室水质规范与评价
GB/T 6688-2008 分析化学实验室安全规范
GB/T 6689-2008 分析化学实验室通用要求
GB/T 6690-2008 分析化学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