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T 4058-2014
出口动物源性食品中玉米赤霉醇类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免疫亲和柱净化 - HPLC和LC-MS/MS法
发布时间:2014-11-19 实施时间:2015-05-01


玉米赤霉醇是一种由赤霉菌产生的毒素,常见于玉米等谷物中。其对人和动物的健康有害,因此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量需要进行检测。本标准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检测方法,适用于出口动物源性食品中玉米赤霉醇类残留量的检测。

1. 样品的制备
样品的制备包括样品的采集、处理和提取等步骤。样品应当充分混合,取适量样品进行处理和提取。提取液的pH值应当控制在6.5-7.5之间,以保证玉米赤霉醇的稳定性。

2. 免疫亲和柱净化
样品提取液经过免疫亲和柱净化后,可以去除大部分的干扰物质,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免疫亲和柱净化的条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以保证玉米赤霉醇的回收率和纯度。

3. HPLC分析
经过免疫亲和柱净化的样品提取液,可以进行HPLC分析。HPLC分析的条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以保证玉米赤霉醇的分离和检测。本标准建议采用C18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v/v),检测波长为365 nm。

4. LC-MS/MS分析
HPLC分析后,可以进行LC-MS/MS分析,以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LC-MS/MS分析的条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以保证玉米赤霉醇的分离和检测。本标准建议采用C18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v/v),检测离子对为m/z 317.2→303.2。

相关标准
GB/T 5009.22-2017 食品中玉米赤霉毒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23533-2009 动物源性食品中玉米赤霉醇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GB/T 23534-2009 动物源性食品中玉米赤霉醇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 23535-2009 动物源性食品中玉米赤霉醇的测定 酶联免疫吸附法
GB/T 23536-2009 动物源性食品中玉米赤霉醇的测定 免疫层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