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危害对虾养殖业。为了保障对虾产品的质量安全,防止疫病传播,本标准制定了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检疫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检疫工作。
2. 规定
2.1 样品采集
2.1.1 采样时间: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病原体在对虾体内的分布不均匀,因此采样时间应选择在对虾发病高峰期进行。
2.1.2 采样方法:采用无菌手套、无菌器具等无菌操作,从对虾的肝胰腺组织中取样,每个样品重量不少于5g。
2.1.3 样品保存:采样后应立即将样品放入冰袋中,运输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2.2 检测方法
2.2.1 样品处理:将样品加入PBS缓冲液中,离心沉淀后取上清液进行检测。
2.2.2 PCR检测:采用PCR技术检测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病原体,PCR反应条件为:95℃预变性5min,95℃变性30s,55℃退火30s,72℃延伸30s,共35个循环。
2.2.3 RT-PCR检测:采用RT-PCR技术检测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病原体,RT-PCR反应条件为:50℃反转录30min,95℃预变性5min,95℃变性30s,55℃退火30s,72℃延伸30s,共35个循环。
2.3 结果判定
2.3.1 PCR检测结果:阳性样品应出现特异性条带,阴性样品不出现条带。
2.3.2 RT-PCR检测结果:阳性样品应出现特异性条带,阴性样品不出现条带。
相关标准
GB/T 14915-2017 水产品检验规程
GB/T 22048-2017 水产品中微生物检验方法
GB/T 22049-2017 水产品中病毒检验方法
GB/T 22050-2017 水产品中寄生虫检验方法
GB/T 22051-2017 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