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T 5556-2022
枣实蝇监测技术指南
发布时间:2022-07-07 实施时间:2023-02-01
枣实蝇是一种危害枣树的害虫,其幼虫在枣果内寄生,导致果实腐烂变质,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枣实蝇的危害,需要对其进行监测。本标准旨在规范枣实蝇监测技术,提高监测效果和准确性。
1.采样
1.1 采样时间
枣实蝇的成虫主要在6月中旬至9月中旬活动,因此采样时间应在这个时间段内进行。
1.2 采样方法
采用黄板诱捕法进行采样。在枣树冠层内悬挂黄色粘板,吸引枣实蝇成虫飞来粘附在板上,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1.3 采样数量
采样数量应根据枣树的大小和密度进行合理安排,一般每亩枣园应设置10-20张黄板。
2.鉴定
2.1 鉴定方法
采用显微镜观察法进行鉴定。将采集到的枣实蝇成虫放入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特征,如翅膀、触角、腿等,进行鉴定。
2.2 鉴定标准
根据枣实蝇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定,主要包括翅膀、触角、腿等特征。同时,还需结合生物学特性和分布情况等进行综合判断。
3.统计分析
3.1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包括频数分析、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等。
3.2 统计指标
主要统计枣实蝇的数量、密度、分布情况等指标,以及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变化趋势等。
相关标准
GB/T 1840-2017 昆虫分类学术语
GB/T 1841-2017 昆虫标本制作规范
GB/T 1842-2017 昆虫采集方法
GB/T 1843-2017 昆虫鉴定方法
GB/T 1844-2017 昆虫统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