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是我国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运煤是火力发电厂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提高火力发电厂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人工操作的误差和劳动强度,提高运煤的自动化水平已成为火力发电厂的必然趋势。本标准旨在规范火力发电厂运煤自动化的技术要求和设计原则,为火力发电厂的运煤自动化提供技术支持。
1. 技术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运煤自动化的技术要求,包括运煤自动化的控制策略、设备选型、系统组成、安全保障等方面。其中,控制策略包括了运煤自动化的控制模式、控制对象、控制方法等内容;设备选型包括了运煤自动化所需的各种设备的选型原则和技术要求;系统组成包括了运煤自动化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模块等内容;安全保障包括了运煤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要求和应急措施等内容。
2. 设计原则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运煤自动化的设计原则,包括了运煤自动化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其中,可靠性包括了运煤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和可靠性评估等内容;稳定性包括了运煤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设计和稳定性评估等内容;安全性包括了运煤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设计和安全性评估等内容;经济性包括了运煤自动化系统的经济性设计和经济性评估等内容。
3. 设备选型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运煤自动化所需的各种设备的选型原则和技术要求,包括了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通信设备等方面。其中,传感器包括了测量运煤参数的传感器和检测设备的传感器等内容;执行器包括了控制运煤设备的执行器和控制系统的执行器等内容;控制器包括了运煤自动化系统的控制器和控制系统的控制器等内容;通信设备包括了运煤自动化系统的通信设备和控制系统的通信设备等内容。
4. 系统组成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运煤自动化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模块,包括了运煤自动化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组成等方面。其中,硬件组成包括了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通信设备等硬件设备的组成;软件组成包括了运煤自动化系统的控制软件、监控软件、数据处理软件等软件模块的组成。
5. 控制策略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运煤自动化的控制策略,包括了运煤自动化的控制模式、控制对象、控制方法等内容。其中,控制模式包括了开环控制、闭环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控制模式;控制对象包括了运煤设备、煤仓、输送系统等控制对象;控制方法包括了PID控制、模型预测控制、遗传算法控制等控制方法。
6. 安全保障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运煤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要求和应急措施等内容,包括了运煤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设计、安全性评估、安全保障措施等方面。其中,安全性设计包括了运煤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设计原则和安全性设计要求等内容;安全性评估包括了运煤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评估方法和安全性评估指标等内容;安全保障措施包括了运煤自动化系统的安全保障措施和应急措施等内容。
相关标准
GB/T 19577-2004 火力发电厂燃煤输送系统设计规范
GB/T 19578-2004 火力发电厂燃煤输送系统安装与验收规范
GB/T 19579-2004 火力发电厂燃煤输送系统试运行与调试规范
GB/T 19580-2004 火力发电厂燃煤输送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
GB/T 19581-2004 火力发电厂燃煤输送系统技术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