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1712-2007
三色堇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发布时间:2007-06-04 实施时间:2007-10-01


三色堇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其种子的生产技术对于保证种子的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LY/T 1712-2007《三色堇种子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对于三色堇种子生产的技术标准,下面将对该标准进行介绍。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三色堇种子的生产、加工、贮藏和检验。

2. 品种选育
三色堇的品种选育应该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市场需求进行选择,同时应该考虑到品种的适应性、产量、品质等因素。选育的品种应该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3. 种子生产
种子生产应该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下进行,同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3.1 土壤要求
三色堇生长的土壤应该肥沃、排水良好、保水性好,同时应该注意土壤的酸碱度和盐碱度。

3.2 播种时间
三色堇的播种时间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长周期进行选择,一般在春季和秋季进行。

3.3 施肥
三色堇生长期间应该进行适量的施肥,同时应该注意施肥的时间和方法。

3.4 病虫害防治
三色堇生长期间应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同时应该注意使用安全、环保的防治方法。

4. 种子质量检验
种子质量检验应该根据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 外观质量
种子的外观应该干燥、完整、无病虫害、无杂质等。

4.2 发芽率
种子的发芽率应该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4.3 杂质率
种子的杂质率应该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4.4 水分含量
种子的水分含量应该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5. 其他要求
三色堇种子的生产、加工、贮藏和检验应该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定,同时应该注意环保、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相关标准:
GB/T 3177-2009 作物种子质量检验通则
GB/T 3178-2019 作物种子发芽试验方法
GB/T 3179-2019 作物种子杂质含量检验方法
GB/T 3180-2019 作物种子水分含量检验方法
GB/T 3181-2019 作物种子外观质量检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