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1758-2008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与评价指标
发布时间:2008-09-03 实施时间:2008-12-01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指为减少京津地区的风沙灾害,采取一系列措施对风沙源进行治理的工程。这些措施包括植树造林、草原恢复、沙漠化土地治理等。这些工程的实施不仅可以减少风沙灾害,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对于这些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监测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本标准规定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与评价的指标体系、监测方法、数据处理和评价方法等内容。其中,指标体系包括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经济效益包括了工程投资、工程收益、土地利用效益等指标;社会效益包括了减灾效益、生产效益、就业效益等指标;生态效益包括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改善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全面反映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
监测方法包括了定量监测和定性监测两种方法。定量监测是指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采集,对指标进行量化测算;定性监测是指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评估等方法,对指标进行定性评价。数据处理包括了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等步骤。评价方法包括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种方法。定量评价是指通过数据分析,对指标进行量化评价;定性评价是指通过专家评估、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指标进行定性评价。
本标准的实施可以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监测和评价提供技术支持和规范,有助于更好地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和管理。
相关标准
- GB/T 17107-199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代码
- GB/T 17108-1997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方法
- GB/T 17109-1997 土地利用规划分类与代码
- GB/T 17110-1997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规范
- GB/T 17111-1997 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