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喷雾防治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效果受到技术要求、操作规程、设备选用、药剂选用、药剂配制、喷雾剂量、喷雾时间、喷雾方法、喷雾后处理等因素的影响。为了规范喷雾防治工作,保证防治效果和环境安全,制定本标准。
1. 技术要求
喷雾防治应根据有害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危害程度、生长发育阶段、天气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剂、剂量、喷雾时间和方法。同时,应注意药剂的安全性、环境友好性和药效持久性等方面的要求。
2. 操作规程
喷雾防治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包括设备检查、药剂配制、喷雾前准备、喷雾操作、喷雾后处理等环节。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操作安全和防治效果。
3. 设备选用
喷雾设备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具备稳定的喷雾性能和喷雾效果。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型号和规格,确保喷雾效果和操作安全。
4. 药剂选用
药剂应根据有害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危害程度、生长发育阶段、天气条件等因素选择。同时,应注意药剂的安全性、环境友好性和药效持久性等方面的要求。药剂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要求。
5. 药剂配制
药剂应按照药剂说明书和相关标准要求进行配制,确保药剂浓度和配比准确无误。同时,应注意药剂的稳定性和保存条件,避免药剂变质和失效。
6. 喷雾剂量
喷雾剂量应根据有害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危害程度、生长发育阶段、天气条件等因素确定。同时,应注意喷雾剂量的准确性和均匀性,确保喷雾效果和药剂利用率。
7. 喷雾时间
喷雾时间应根据有害生物的生长发育阶段、天气条件等因素确定。同时,应注意喷雾时间的选择和控制,避免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和药剂的浪费。
8. 喷雾方法
喷雾方法应根据有害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危害程度、生长发育阶段、天气条件等因素选择。同时,应注意喷雾方法的选择和控制,确保喷雾效果和药剂利用率。
9. 喷雾后处理
喷雾后应及时清洗喷雾设备和操作工具,避免药剂残留和污染环境。同时,应注意药剂包装物的处理和回收,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相关标准:
GB/T 19212.1-2017 森林防火设备 第1部分:手推式水雾灭火器
GB/T 19212.2-2017 森林防火设备 第2部分:背负式水雾灭火器
GB/T 19212.3-2017 森林防火设备 第3部分:便携式水雾灭火器
GB/T 19212.4-2017 森林防火设备 第4部分:水雾灭火器喷嘴
GB/T 19212.5-2017 森林防火设备 第5部分:水雾灭火器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