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是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缓解疾病或者医学检查的器具、设备、仪器、材料或其他类似物品。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良事件,如设备故障、操作失误、材料污染等。这些不良事件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导致严重后果。
为了规范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分类和编码,YY/T 0869-2013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类型和原因的编码结构应运而生。该标准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分为以下10类:
1. 设备故障
2. 设备误操作
3. 设备维修不当
4. 设备设计缺陷
5. 材料污染
6. 材料缺陷
7. 包装缺陷
8. 标签和说明书缺陷
9. 人为因素
10. 其他原因
每一类不良事件又分为若干个子类,共计99个。例如,设备故障包括以下子类:
1.1 电源故障
1.2 机械故障
1.3 传感器故障
1.4 控制系统故障
1.5 显示屏故障
1.6 其他故障
每个子类都有一个唯一的编码,方便不同单位之间的交流和比对。同时,该标准还规定了每个不良事件的原因编码,包括以下6类:
A 设备设计
B 制造过程
C 材料
D 包装和标签
E 使用环境
F 人为因素
每个原因编码也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方便不同单位之间的交流和比对。
YY/T 0869-2013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类型和原因的编码结构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报告、分析和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促进医疗器械质量和安全的提高。
相关标准
GB/T 16886.1-2011 医疗器械的标记、标签和说明书
GB/T 16886.2-2011 医疗器械的包装
GB/T 16886.3-2011 医疗器械的灭菌
GB/T 16886.4-2011 医疗器械的生物学评价
GB/T 16886.5-2017 医疗器械的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