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视频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监控系统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加。不同的监控系统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数据格式和协议,这给监控数据的交换和共享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ISO/IEC 23000-10:2012/AMD1:2014标准应运而生。
该标准定义了一种通用的、可扩展的、互操作的监控应用格式,以便在不同的监控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监控应用格式包括结构、元数据、媒体数据和相关的控制信息。其中,结构定义了监控应用格式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媒体数据、元数据和控制信息。元数据包括监控数据的描述信息,如时间戳、位置信息、摄像头信息等。媒体数据包括视频、音频和其他类型的监控数据。控制信息包括监控数据的控制和管理信息,如播放控制、录制控制、存储管理等。
监控应用格式的设计考虑了多种因素,如数据安全、数据完整性、数据可靠性、数据可扩展性等。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监控应用格式采用了加密和数字签名等技术。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监控应用格式采用了冗余存储和错误纠正等技术。为了保证数据的可扩展性,监控应用格式采用了可扩展的元数据和媒体数据格式。
监控应用格式的实现可以基于不同的编码标准,如H.264、MPEG-4、MJPEG等。监控应用格式还支持多种分辨率和帧率,以适应不同的监控场景和需求。
总之,ISO/IEC 23000-10:2012/AMD1:2014标准为监控数据的交换和共享提供了一种通用的、可扩展的、互操作的解决方案,有助于促进监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相关标准
- ISO/IEC 14496-10:2014,MPEG-4视频编码标准
- ISO/IEC 14496-12:2015,MPEG-4文件格式标准
- ISO/IEC 14496-14:2014,MPEG-4元数据标准
- ISO/IEC 14496-15:2014,MPEG-4媒体时间表标准
- ISO/IEC 14496-30:2014,MPEG-4文件格式标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