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IEC 18477-8:2020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Scalable compression and coding of continuous-tone still images - Part 8: Lossless and near-lossless coding
发布时间:2020-05-29 实施时间:


ISO/IEC 18477-8:2020标准的第8部分主要介绍了无损和近无损编码的相关内容。无损编码是指在压缩图像的同时,不会丢失任何像素信息,即压缩后的图像与原始图像完全一致。这种编码方式通常用于需要保留图像细节的应用场景,如医学图像、卫星图像等。无损编码的压缩率相对较低,但是可以保证图像质量不受损失。

近无损编码则是指在压缩图像的同时,会有一定程度的像素信息丢失,但是这种丢失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压缩后的图像与原始图像的差异非常小。这种编码方式通常用于需要高压缩率的应用场景,如网络传输、存储等。近无损编码的压缩率相对较高,但是会对图像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ISO/IEC 18477-8:2020标准的第8部分主要介绍了无损和近无损编码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其中,无损编码主要采用基于预测的编码方法,通过对图像像素进行预测,然后对预测误差进行编码来实现无损压缩。近无损编码则主要采用基于变换的编码方法,通过对图像进行变换,然后对变换系数进行编码来实现近无损压缩。

此外,ISO/IEC 18477-8:2020标准的第8部分还介绍了无损和近无损编码的性能评估方法。其中,无损编码的性能评估主要采用平均编码长度和压缩比两个指标来评估,而近无损编码的性能评估则主要采用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指标来评估。

总之,ISO/IEC 18477-8:2020标准的第8部分主要介绍了无损和近无损编码的相关内容,包括原理、实现方法和性能评估方法等。这些内容对于图像压缩和编码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标准
- ISO/IEC 15444-1:2016信息技术-无损和有损压缩编码数字图像-第1部分:核心系统
- ISO/IEC 14495-1:2016信息技术-无损压缩编码数字图像-第1部分:基础规范
- ISO/IEC 23008-2:2015信息技术-高效视频编码-第2部分:高效视频编码
- ISO/IEC 15938-1:2002信息技术-多媒体内容描述接口-第1部分:系统
- ISO/IEC 29199-2:2012信息技术-图像质量评估-第2部分: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