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 33586-2017
降低户外雷击风险的安全措施
发布时间:2017-05-12 实施时间:2017-12-01


雷击是一种自然灾害,不可预测,但可以通过科学的防雷保护措施来降低雷击风险。GB/Z 33586-2017 标准规定了户外设施的防雷保护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雷电监测系统
雷电监测系统是指通过雷电探测器、雷电定位仪等设备,对雷电活动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该系统可以及时发现雷电活动,提前采取防护措施,降低雷击风险。

2. 防雷接地系统
防雷接地系统是指通过接地装置将设施与地面接通,使雷电能够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地下,从而保护设施和人身安全。该系统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

3. 避雷针系统
避雷针系统是指通过避雷针将雷电引入地下,从而保护设施和人身安全。该系统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避雷针高度应符合设施高度的要求。

4. 防雷装置
防雷装置是指通过安装避雷器、避雷网等装置,将雷电引入地下,从而保护设施和人身安全。该装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安装位置应符合设施的要求。

5. 防雷间隔
防雷间隔是指在设施之间设置一定的距离,以减少雷电的传导和影响。该间隔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根据设施的特点和环境条件进行设置。

6. 防雷检测
防雷检测是指对防雷装置、接地系统等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该检测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定期进行,记录检测结果。

7. 防雷教育
防雷教育是指对设施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进行防雷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其防雷意识和应急能力。该教育应定期进行,记录教育内容和效果。

相关标准
GB/T 17432-2010 避雷针技术条件
GB/T 17626.11-2012 电磁兼容性(EMC)-第11部分:防雷和电磁脉冲(EMP)保护
GB/T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T 50347-2015 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 50348-2015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