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度是指流体内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表现,是流体内部阻力的度量。粘度的测量对于液体的生产、加工和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标准主要介绍了粘度的测量方法。
1. 基本原理
粘度的测量方法主要有动力粘度法、运动粘度法、绝对粘度法和相对粘度法。其中,动力粘度法和运动粘度法是最常用的两种方法。
动力粘度法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通过测量流体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毛细管的时间和流体密度,计算出流体的粘度。运动粘度法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通过测量流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的流动速度和流体密度,计算出流体的粘度。
绝对粘度法是指通过测量流体在一定温度下通过毛细管的时间和毛细管的半径,计算出流体的粘度。相对粘度法是指通过测量流体在一定温度下通过毛细管的时间和某一标准流体在同一温度下通过毛细管的时间,计算出流体的相对粘度。
2. 仪器设备
粘度的测量需要使用粘度计和毛细管等仪器设备。粘度计主要有旋转式粘度计、滴定式粘度计和管式粘度计等。毛细管主要有玻璃毛细管和塑料毛细管等。
3. 试验程序
粘度的测量需要按照一定的试验程序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1.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粘度计和毛细管。
2. 将待测液体加热至一定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使其达到稳定状态。
3. 将粘度计插入待测液体中,按照粘度计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4. 将毛细管插入待测液体中,使其充分浸润,然后将毛细管取出,用吸管吸取一定量的液体,放置在毛细管中。
5. 记录液体通过毛细管的时间和温度等数据。
6.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液体的粘度。
4. 数据处理和结果报告
粘度的测量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结果报告。具体步骤如下:
1. 对测量数据进行校正和处理,消除误差和干扰。
2.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液体的粘度,并进行单位换算。
3. 将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测量条件、测量数据和粘度值等。
相关标准
- GB/T 265-1988 液体粘度测定法
- GB/T 11137-1989 液体粘度测定法(旋转式粘度计法)
- GB/T 1632-2008 液体粘度测定法(管式粘度计法)
- GB/T 11138-1989 液体粘度测定法(滴定式粘度计法)
- GB/T 2431-2001 液体粘度测定法(玻璃毛细管法)